律师解读车主擅拔他人充电枪 侵权行为需赔偿

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量不断增加,因充电引发的纠纷也日渐增多。近日,一则车主擅拔他人充电枪被判赔3万元的新闻备受关注。事件中,一方在公共充电桩为新能源车充电时,充电枪被另一方擅自拔出,导致充电口损坏。法院判决擅自拔掉充电枪的一方需赔偿对方车辆损失费、机动车贬值损失、替代交通费、鉴定费等共计32766元。

律师解读车主擅拔他人充电枪 侵权行为需赔偿

擅自拔他人正在使用的充电枪不仅是道德问题,更是法律问题。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李泽瑞律师表示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相关规定,任何人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,他人不得侵犯。在公共场所使用充电桩相当于和运营方签订了一个临时的“使用合同”,在规定的时间内,这个充电桩的使用权属于正在使用的车主。擅自拔他人正在使用的充电枪实际上是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。

一名从事相关设备生产的厂商表示,新能源车的充电过程涉及电力安全和设备保护,按照国家标准,正常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充电过程中,充电枪无法拔出。除非有人采取巨大蛮力,可能会破坏锁止装置,断开车辆和充电桩的连接,但这样会导致被拔车辆充电口损坏、电池受损,甚至引发安全事故。

若恶意暴力“拔枪”行为被认定为存在毁坏故意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,故意毁坏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对于故意损坏财物立案标准是5000元,如果恶意拔充电枪造成了他人的车辆损坏,达到了损失金额5000元及以上的话,很可能会触犯该刑法规定。对于造成损失较小的情况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四十九条也可以给予处罚。

时间虽宝贵,但不能逾越法律红线。李泽瑞提醒,公共充电桩是共享资源,使用时应遵守规则,尊重他人的使用权。如果遇到充电桩被占用的情况,可以通过合理途径解决,如联系车主或管理人员,而不是擅自拔枪。如遇到被人拔枪的情况,应该及时固定证据,例如拍照、录像记录现场情况、车辆状态以及对方的行为等,以便向警方提供相关线索和证据,有助于警方进行调查和处理。

责任编辑:张佳鑫 0764


在这个信息快速变化的时代,有有希科技视界资讯站是您的知识宝库。无论是深入了解新闻动态,探索科技前沿,沉浸在游戏世界,享受娱乐八卦,还是洞悉财经市场,体验生活智慧,挥洒体育热情,追踪星座秘语,规划旅行梦想,领略潮人风尚,或是掌握职场法则,我们都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。

让我们一起,用心感受每一篇文章的韵味,发现知识的乐趣,成为生活的行家里手。在有希科技视界资讯站,每一次点击,都是一次全新的发现。



标签:

在江湖的信息海洋中,有有希科技视界资讯站犹如一座灯塔,为您指引方向。在这里,我们不仅追踪最新科技产品评测,洞察前沿趋势,更为您提供生活质量提升指南,助您提升生活品质。无论是探索星座运势的奥秘,还是品味环球美食的精致,文化探索的旅程,以及职场晋升心得体会的分享,我们都将为您呈现。对于体育健身初学者指导,我们也有专业的指南,助您在武侠世界中,保持最佳状态。让我们一起,掌握各行各业的第一手资讯新闻,成为江湖中的信息大侠。粤ICP备18154276号 联系QQ: